2005-07-02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2005中國(北京)國際木質門發展高層論壇上,記者從組織者中國木材流通協會了解到我國木門行業的專家和企業家,在科研單位、院校及質檢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進行《木質門》行業標準的起草與制訂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2005中國(北京)國際木質門發展高層論壇上,記者從組織者中國木材流通協會了解到我國木門行業的專家和企業家,在科研單位、院校及質檢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進行《木質門》行業標準的起草與制訂工作,目前已初見成績。 據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張國林介紹,木門標準的滯后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張國林說,強大的市場需求使中國木門行業從復蘇走向發展。木質門以其不可替代的優點,緊密地與當今崇尚自然環保的潮流相適應,成為時尚的優選,并對提高裝飾品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木門以商品形式出現在市場的時間并不長,特別是成品套裝木門是本世紀初才批量進入流通市場的。 目前,分類和使用材種稱謂不一,劣質門及使用有害物質超標人造板生產的木門也悄然混入市場。由于木門現多用進口木材作裝飾面層,材種諸多,不僅消費者難于辨認,甚至很多執法人員也感到棘手。再加上木門保修和售后服務企業間各執一辭,消費者往往一頭霧水,這必然會影響木門的銷售市場,阻礙木門行業的快速發展。 由于缺少行業標準,企業在市場中遇到種種窘境:木門企業在進行自我宣傳,特別是在重點工程招標時,采用漆飾各類套裝木門卻拿不出足以證明自己優良品質的東西;而在遭遇糾紛之后,倍感企業標準的局限,很長時間找不到可共同參照的依據。企業被標準的瓶頸卡住了。 目前,在行業及各界支持下《木質門》行業標準編制工作進展很大。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辦工業[2003]873號行業標準編制計劃的要求,在歷經半年多對全國木門質量進行調查的基礎上,2004年6月經國家民政部正式批準登記的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作為行業標準《木質門》的負責起草單位開始進行編制工作。 2004年9月,標準起草組完成了標準草案靠前稿,經初步驗證進行了較大修改,于2004年底完成了草案第二稿。 2005年1月,在北京召開木門專業委員會會長會議,與會的28名行業專家、木門企業家對《木質門》(草案稿)進行了認真討論,并于會后反饋了書面意見。經一個多月的收集意見,在起草組的認真努力下,順利完成《木質門》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 2005年3月20日,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會員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行業標準《木質門》(征求意見稿)作為大會文件印發,廣泛向會員單位和社會征求意見。 此后,《中國門窗報》將《木質門》征求意見稿全文刊出,更使征集意見向更大范圍擴展。很多單位和專家來函發來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對送審稿的完成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此次制訂行業標準工作意義重大。木質門現在已經由加工配件或是半成品正式成為產品和商品進入了流通市場,在全國建材市場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在國際貿易中越做越大。木門標準的滯后、市場流通規范的空缺,成為木門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