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3來源:招商平臺瀏覽量: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經歷了傳統的木門發展期,在那時,建筑所用門窗均為木質,盡管用量很大,但是由于時代的原因,木門生產沒有進入產業化進程;在80年代以后,由于對于木材在建筑上的嚴格控制,提倡以鋼代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經歷了傳統的木門發展期,在那時,建筑所用門窗均為木質,盡管用量很大,但是由于時代的原因,木門生產沒有進入產業化進程;在80年代以后,由于對于木材在建筑上的嚴格控制,提倡以鋼代木、以鋁代木、以塑代木、我國進入金屬窗一統天下的時代;上世紀九十年代,塑料門窗進入建筑領域,PVC門窗幾乎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目前市場已經進入多元階段,在這種多元的格局中,木門在住宅建筑與裝飾中占據的份額超過了三分之二。
木門的重新興起,具有充分的時代背景:我國經濟的增長、居民收入的日益增加、城鎮化的步伐加快、房地產的持續火爆、產業政策的調整、觀念認識的進步……一切使木門行業在不被注意中悄然升溫。
據估算,我國城市建筑每年竣工5億平方米,農村的建筑達6億平方米,公用建筑達7億平方米。按照門占10%、窗占20%的比例計算,我國每年就有5億多平方米的門、窗市場,這個數據相當于4個歐洲市場門窗的使用量。
近期,國際建材巨商高速在我國各地建店擴張,北美木門進口和制造商、歐洲的采購商紛紛轉向中國采購。木門進出口兩旺的局面已經初現端倪。
行業標準丞待規范
木門行業的高速發展,由于沒有一個行業標準,企業在市場中遇到了種種窘境:木門行業在進行自我宣傳、進行工程投票時,拿不出一個證明自己的東西;隨著全裝修的實行,工程的設計者面對沒有標準的木門顯是無所適從;而在遭遇糾紛之后,雙各執一詞,誰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參照的依據,進入現代產業生產之后,企業被標準的瓶頸卡住了。
可以說,木門行業進入流通領域,廠家、商家、消費者都需要有一個共同技術指標與交易規范。
緊鑼密鼓制訂標準
根據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制定的時間表,一個來自全國各地企業、兩個大專院校、一個質檢機構共同組成的標準工作組已到位。這個標準工作組將拿出一個《征求意見稿》以及相應的編寫編制說明。隨后,工作將進入本次標準制定較為限難的階段——用三個月時間征求意見,較終提交標準的送審稿。
據中國木材流通協會介紹,由于木門企業情況千差萬別,木門材質由從前的單純針葉樹為主增加到了包括進口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國在內的多國多個樹種,產品在用材、技術與檔次上都有很大不同,而標準的制定必須具備科學性、先進性與可操作性,因此難度極大。
為此,標準工作組在選擇組成時考慮了各種情況。如企業代表中包括我國南北企業,也包括國有與民營企業,要求入選企業在企業所在地區具有代表性,還要考慮企業的歷史。
在3個月時間內,標準工作組要盡可能地廣泛征求意見,在手段上采取網絡、郵寄、面對面交流等各種方式。
用標準來規范行業
作為行業標準,其作用當然在于規范行業,這首先要要求標準在制定時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較佳社會效益為目的。中國木材流通協會認為,只有制定出適應當今木門整體組裝出廠的特點和便于規模生產要求的統一技術要求,才能使產品有可靠的質量保證。
而這樣的標準按照時間表,將在今年完成后,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實施,并對有關企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一旦標準出臺,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由不規范走向規范。表面看,對企業的要求嚴了,但實際上,企業將會因此獲得更快的發展。這對于木門企業以及與此相關的人造板等行業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