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來源:四國化成瀏覽量:
【建材網】
道,出自于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為老子的宇 宙生成論,是萬物之道。道,象征著無限與可能。塵,表象為產品的原始元素,在另一層面上,作為大千世界的渺小個體,以孜孜不倦的努力追求細微如顆粒的極 致技術。
四國化成塵道藝術館,講述的是產品與空間融為一體而寓意無限的故事。
△塵道
日本現代書法藝術家村瀨秀竹親筆并鐫刻于館內
廓
自由生長
粉塵與水融合,形成泥漿。漿狀任意流動,自由而不受約束,強大的生命力昭然顯現,敘述遵循著產品特性進行展開。
水硯臺為空間之中的第 一道視線,道隱于其間,利萬物而不爭。地面的水波紋路與曲面的墻體同頻相照,向內生長,引導著人們進入空間。
未知之所以迷人,在于賦予了想象的權利,于是有了更多的創作。由縱深的過道拉開序幕,鏡頭由遠至近,溫潤的質地交付空間安靜柔和的底色,集幾何之純粹,詩意之朦朧于一體。
來自天然的素材,有著原始的質感與肌理,在光線的投射之下成就著不可替代性。光與材質間的對話不斷變換,給予空間更多神秘的詩性特質,難以言明的情愫交織其中,漸次進入,以獲深 度感知。
感
有序肌理
點、線、面是空間的設計要素。8米長的吧臺貫穿樣品甄選區,如同一幅長卷徐徐展開,質感不一的樣板成為卷中的主題,結合本體裸 露的自然觸感,呈現著美的當初形態。
動與靜、流動與凝固、硬朗的體塊與重疊的弧線在純粹的環境下構成層層對比,空間成為產品好的展示面。在靜謐的環境中,物器之美已無需多言,它所蘊含的是一個內心深刻對話的隱喻世界。
當一個圖案重復且有跡可循,就形成了特有的審美。空間的弧形設計貫穿始終,微水泥的質感及可塑性已不言自明,相互交錯間感給人以探索前行的欲 望。
禮
虛懷若谷
“仁義禮智信”傳統文化之五常,亦是五性,被鐫刻在主通道的墻體。陰刻字的呈現足以窺見匠人的精湛手藝,同時宣告著品牌的立世之道,厚德載物,恭而有禮。
隨著人的進入,拾級而下,下沉式的洽談區域,營造著更為安靜幽謐的空間狀態。器物、燈光、植物,輔以質樸細膩的微水泥,以低調含蓄的氛圍迎接每一位朋友的到訪。
與洽談區域遙相呼應的是品牌的案例展示區,地面做了抬高處理,細微之處再一次展露著品牌的謙遜姿態。在已是盛名的品牌之下,依舊秉承著尊重、真誠、友善的態度,不失為品牌之樹常青的根本。
塵
大道至簡
將涂料拆解,終得到粉塵的形狀。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越是簡單的材質,對工藝及細節的考究就越是嚴謹。摒棄所有符號和標簽的外衣,以純熟的技藝還原材質本真的屬性,帶來直接的感官體驗。
空間、結構、材質渾然為一體,漫游其間,躁動不安的情緒得到妥善的安撫。光影之下,紋理清晰畢現,無需訴說,時間凝固于此刻。
細沙微塵匯而構成沙丘,沙丘不計其數,聚合起來,成為壯闊無垠的沙漠。
何以為道,將種子種下,不急于求成,只是專注于灌溉,靜待時間的果實,便是我們所理解的道。
△平面圖
項目名稱丨四國化成塵道藝術館
業主名稱丨科甸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項目位置丨中國·上海
設計總監丨蔡蘊
項目面積丨330㎡
設計時間丨2022年9月
項目主材丨微水泥、硅藻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