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6日來源:瀏覽量:5
2017年防水企業的發展趨勢
建筑防水材料行業上游為石化行業,行業主要原材料瀝青、聚酯胎基、SBS 改性劑、乳液等均來自于石化行業。石化行業的產品供求變化和相關產品價格波動將對建筑防水行業所需原材料價格波動產生一定影響。建筑防水材料行業下游為建筑行業,建筑防水材料的成本占建筑總成本的3%。在建筑行業極低的占有率導致行業的重視度不高。不僅如此,行業種種亂象充斥,也嚴重制約行業發展的腳步。
據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主要建筑防水材料的總產量預計達167,2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5%;2015年我國主要建筑防水材料的預測產量為184,6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我國防水行業至今仍處于一個產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不規范的不成熟階段,屬于“大行業、小企業”的格局。
未來幾年,監管政策和下游需求兩大因素會驅使建筑防水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
從2009年開始,各政府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多個角度全方位的提高行業門檻。并且隨著消費升級的大潮流,下游大型房地產商對建筑防水的把控也愈發嚴格,高品質的防水產品和施工服務更受到市場青睞。
防水行業還將受益于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基建防水需求增長。地下管網建設預計將帶來4,000-5,000億元的投資,為防水材料需求帶來新的增量。此外,行業還將受益于存量房屋翻修所帶來的防水需求。存量房屋現已超過500億㎡,其中80%是5年以前建成的,隨之而來的房屋翻修堵漏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鑒于此上種種,防水企業想要更好更快發展,就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在行業內占據一席之地并且不受市場沖擊,也并不是那么簡單。
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提出中國品牌邁向中高端要打好四張牌的說法,小編認為對防水行業同樣適用。
靠前:緊握創新這把鑰匙
強品牌,必須以創新驅動戰略為支點,切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將創新基因融入品牌建設,堅持研發攻克新技術,打造開發新產品,積極培育新業態,探索開拓新模式,加速轉化新成果。
第二:把好品質這道關口
產品必須精益求精,以提升品質為根本,下大力氣做出真正的好產品,由產品制造走向精品制造,提高品牌的含金量,拓展品牌的增長空間。
第三張牌:厚植文化這片沃壤
用文化涵養品牌,用文化點亮品牌,培育出一個又一個有特色、有價值、有底蘊的“金字招牌”。企業做大做強還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做好產品的同時還要有小企業沒有的獨特的文化涵養。
第四:善用媒體這個平臺
借助融媒體傳播矩陣,讓品牌報道更加有力度、有厚度、有溫度,為品牌建設營造更有利的輿論環境、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但是防水材料是生產資料而非日用百貨,它無需一天一個更新。在我國防水行業規模普遍偏小且集中度低的現狀下,新產品并非越多越好。把傳統主導產品質量做好,完善施工工藝,在此基礎上,根據建筑發展的需求,開發新產品顯得尤為重要。打好四張牌,是防水企業生存之根本,也是企業調養生息之良藥。